Keep王宁豪赌AI:年亏4.69亿换未来,2025真能逆风翻盘?
作者丨穆森
出品丨牛刀商业评论
2024年巨亏的Keep,把AI当做转型的救命稻草,但转型步子迈的太大,最近就用户疯狂吐槽。
一些用户在小红书疯狂吐槽:“Keep 能不能别再乱改页面了啊!”“新版本到底在干什么?”“有没有人觉得 Keep 越改越难用了?”大家的怨气简直要溢出屏幕了。
说白了,Keep现在这波转型困境,就是太急着赶AI的风口了。
技术底子还没打扎实,用户需求也没摸清楚,就急切把产品推出来,用户现在就像被强行塞了一口夹生饭,页面改得花里胡哨反而更难用了。
用户想要的是一个好用的健身APP,KEEP若不能有效解决AI功能现存问题,盈利之路或将更加漫长,这场押注AI的战略转型也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Keep亟需救命稻草
在健身科技赛道的激烈角逐中,Keep选择转型AI,看似以先锋之姿拥抱技术变革,实则是在经营困局下的无奈突围。
尤其是Keep2024年财报揭开了Keep光鲜背后的生存焦虑,Keep公司经调整净亏损达4.69亿元,同比大幅扩大59%。
面对持续亏损的阴影与日益收紧的市场环境,迫使这家运动科技巨头不得不在战略上寻求新的突破口。
当行业红利逐渐消退,用户增长陷入瓶颈,Keep的这场AI转型,既是破局的希望,更是承压之下的必然选择。
Keep公布的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347亿元。
这次的亏损是意料之中的,一直以来靠用户自律能否赚钱,一直是一个不断被讨论的问题。
Keep的三大业务板块暗藏增长隐忧,自有品牌运动产品贡献9.54亿元营收,却仅实现0.8%的微弱增长,尽管运动装备和服装实现16.0%同比增长,但整体品类增长动能不足。
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业务以9.18亿元营收成为核心支柱,却面临用户增长见顶的天花板;广告及其他业务1.94亿元的营收与2023年持平,难以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自有品牌健身产品毛利虽暴增15.3%至3.02亿元,毛利率从27.7%跃升至31.7%,但整体毛利率仅从45.0%微增至46.7%,反映出业务结构的失衡与盈利质量的脆弱。
Keep亏损扩大的现状逐渐明晰。尽管毛利提升,但新战略业务与技术革新的持续投入,如AI研发、供应链优化等,使得费用端大幅飙升,吞噬了利润空间。这凸显出Keep在规模扩张与成本控制间的艰难平衡,既要投入资源构建长期竞争力,又需面对短期盈利压力。
对于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Keep将其归结为“持续投入资源于新的战略业务及技术革新计划,导致相关费用有所增加。”从财务数据看,营销投入显著增长,2024年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攀升33.1%至7.58亿元,其中推广与广告费用较上年增加1.71亿元。
然而,真金白银的投入并未转化为理想的用户增长效益:尽管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微增至2992.1万人,但单用户月均收入却从6元降至5.8元;平均月度订阅会员数更从319.3万回落至316.2万,呈现出“用户规模微涨、付费能力下滑”的发展困境。其用户付费意愿与平台粘性正面临新的挑战。
在产品竞争力层面,Keep的商业版图看似多元,实则根基不稳。虚拟赛事奖牌虽凭借联名营销成为社交货币,在二手市场掀起热潮。
但其核心产品如运动器材、智能硬件等,与迪卡侬的专业矩阵、小米华为的科技生态相比,在研发深度、产品矩阵完整性上均显逊色,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而过度商业化策略,如付费课程泛滥、广告植入密集,进一步加剧用户体验与盈利模式的冲突,导致口碑下滑、用户流失风险攀升。
在此背景下,AI战略成为Keep破局的关键变量。
公司试图通过AI技术实现降本增效,然而在技术尚未成熟、用户信任亟待重建的当下,这场押注AI的转型能否化解财务危机,仍需市场检验。
Keep如何拥抱AI?
在AI技术深度重塑产业格局的当下,企业竞争已从技术堆砌转向场景价值深耕。
Keep精准锚定这一变革趋势,以AI为战略支点,系统性重构线上服务体系。
Keep这场始于2018年的技术布局,在2024年演变为一场背水一战的全面变革,从课程生产到用户服务,从软件迭代到硬件探索,Keep正试图用AI重构整个商业逻辑。
首先是可以实现降本增效与用户体验升级。
Keep不仅能够为现有的瑜伽、力量训练、跑步等核心品类提供更多专业内容,还能迅速拓展到其他运动领域。
Keep在软件端的AI探索成果更为显著,官方课程库6000多节课程中14%的AIGC渗透率,2024年,Keep在海外上线了多款应用,如健身工具类应用 FitPulse、饮食记录管理类应用 Calcut、Gogogola等,实现100%由AI生成的个性化计划和内容。
大幅削减了课程开发成本,彰显着其在内容生成领域的突破。
同时,AI也能够赋能UGC创作,进一步激活内容生产的“造血能力”。
而在用户运营端,基于Kinetic.ai模型打造的“卡卡”AI教练与“Keep AI营养师”,则化身精准的“服务中枢”,通过运动与健康数据的深度解析,为用户定制从训练计划到饮食建议的全链条服务,直指付费转化率的提升。
为将AI战略落地生根,Keep展开了全方位的立体攻势。
在硬件探索上,Keep Station智能交互设备以动作识别技术为核心,融入拳皇模式拳击、智能跳舞毯等趣味玩法,试图打破家庭健身的场景局限。
在软件生态层面,App8.0版本完成数据功能的全面进化,多个AI驱动小程序相继上线,构建起“训练-数据-服务”的闭环体系。
而真正承载Keep AI野心的,是其智能体矩阵的构建。
财报发布前夕亮相的Kinetic.ai模型与“卡卡”AI教练体验版,不仅能生成个性化训练计划、实现实时动作识别,更在近期迭代中新增在线问答与方案调整功能。
为Keep搭建起运动健康领域的技术护城河,为后续心率监测、饮食管理等功能的拓展埋下伏笔。
与此同时,“Keep AI营养师”小程序的悄然上线,以精准的饮食算法补足健康管理拼图。
这些产品的持续迭代与功能叠加,印证着Keep在AI领域“紧贴用户需求”的探索决心。
迷雾中前行的Keep
虽然做出了改变,但AI商业化进程,目前也是迷雾重重。
首当其冲的便是AI成本与效益的矛盾困局。Keep试图借助AI实现降本增效,然而现实却异常残酷。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骤降18.24%至4.38亿元,看似削减了开支,实则削弱了技术研发的根基。
在研发投入缩水的背景下,云计算服务费用也因投入受限而难以维持高效运转。
AI技术层面的瓶颈更是横亘在Keep面前的“拦路虎”。
运动领域的数据标注专业性极强,不仅需要深厚的技术功底,更要精通运动科学与人体解剖学知识,同时对标注精度要求近乎苛刻。
这使得AI算法训练难度呈指数级增长,直接影响卡卡教练、AI营养师等产品的服务精准度。
而AI技术迭代日新月异,Keep若想保持竞争力,就必须持续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技术升级,但捉襟见肘的财务状况,显然难以支撑这场“烧钱”的持久战。
在用户增长战场上,Keep同样陷入“前有狼后有虎”的被动局面。
线上健身天然存在使用频次低、用户粘性差的弊端,加之短视频平台海量免费健身内容的冲击,以及智能设备厂商成熟运动服务的挤压,Keep即便推出AI教练等创新产品,也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用户流失的颓势。
新用户获取成本居高不下,老用户留存率持续走低,让Keep的用户增长战略举步维艰。
广告业务这条“增收线”,更是让Keep愁眉不展。
受限于用户活跃度低、平台使用时长有限,Keep的广告变现空间本就狭窄。
即便借助AI实现广告精准投放,也难以突破用户对广告的天然抵触心理,再加上平台广告位资源有限,广告收入想要实现质的飞跃,几乎是难上加难。
Keep期望最高的AI商业化进程,如今迷雾重重。
Keep现有的三大营收板块在2024年均表现疲软,AI转型虽被寄予厚望,但从技术落地到市场认可,再到实现盈利,中间隔着无数不确定性。
技术成熟度不足、用户接受度存疑、行业竞争白热化等问题,每一个都在等着Keep给出答案。
Keep的困境本质上是所有转型中企业的共同挑战:如何在短期盈利压力与长期技术投入间找到动态平衡?
当AI从概念走向实战,需要的不仅是资本加持,更需回归用户价值的本质,无论是运动数据的精准解读、训练计划的科学适配,还是硬件设备的场景融合,最终都要指向“让用户更高效地实现健康目标”。
唯有聚焦技术落地、用户体验、可持续的商业,才能在这场“All in AI”的豪赌中,从迷雾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确定性增长路径。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兰心雪
最新阅读
-
“深交所·创享荟”打造资本市场服务国企改革新典范
9月27日,深交所举办第九期“创享荟”国企专业化整合专场活动。“创享荟”是深交所着力打造的具有深市特色的市场服务品牌,目前已围绕热点主题举办了多期专场活动,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 深交所相关负...
-
微软在GitHub上线开发工具包,助力开发者使用Rust语言编写Wind
,微软Azure首席技术官MarkRussinovich日前在X平台发文,公开微软最近宣布“扩大采用Rust语言的成果”,微软同时还在GitHub中发布了一系列开发工具包,让开发者可以使用Rust语言...
-
擦亮“金融为民”底色光大银行多维发力谱写“人民金融”新篇章
像这样面向听障人士的手语服务模式,光大银行已持续运行了四年。四年来,光大银行通过收集听障客群金融业务需求及沟通痛点,让金融服务更贴近听障人士的日常生活。而这,只是光大银行践行“金融为民”初心,努力提供...
-
云南信托联合多家金融机构进乡村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近日,为帮助广大农村群众进一步提升金融素养及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助力打造诚信、健康、安全、和谐的金融环境,在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昆明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及昆明市西山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共同协调组织下,...
-
“领头羊”计划走进广州番禺,超59家企业具备上市潜力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翁榕涛实习生曾日丽广州报道 9月26日下午,广州企业上市“领头羊”行动计划“番禺行动”启动仪式在番禺节能科技园交流中心举行。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今年7月以来,广州市地方金...
-
算力牛股中际旭创股价“反攻”800G能否助三季度业绩惯性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实习生原婷婷北京报道 近期受国内外AI利好消息驱动,二级市场上,中际旭创股价重新抬头,9月26日、9月27日连续上涨。截至9月27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114.07元/股,收...
-
索尼申请外置小型触摸屏专利,可“架在”PS5手柄上远程游玩游戏
,据外媒gamerant报道,索尼近日注册了一项新专利,从文件内容上来看,这项专利主要显示,外加可以使用一个“触摸屏”连接DualSense手柄,来游玩PS5游戏。 图源索尼 索尼于此前正式公布了...
-
国庆黄金周运输今日启动,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超250万人次
国庆黄金周运输启动。 9月27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天是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首日,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逾250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多发送60余万人次,增幅超三成。 ...
-
阿里拟分拆菜鸟在港上市菜鸟子公司已申请上百项物流专利
9月26日,阿里巴巴港交所公告,拟通过以菜鸟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的方式分拆菜鸟。拟议分拆完成后,阿里巴巴将继续持有菜鸟50%以上的股份,菜鸟将仍为其子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菜鸟网络科技有...
-
分析机构:中国消费者平均需要119%月薪,才可购买苹果iPhone15P
,苹果公司本月发布了iPhone15系列手机,其中iPhone15ProMax国行起售价为9999元人民币,分析机构WorldofStatistics日前分享了相关统计数据,概述了全球各国家地区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