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下订,明年提车?小米YU7还要买吗
在小米YU7上市前,不少博主都发起过投票,猜测小米YU7订单破5万需要多久。
很多人以去年SU7用时27分钟斩获5万大定为参照,还有人“激进”地认为,小米YU7破五万只需1分钟。
但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看到了,“激进”的猜测在现实面前,显得也有些保守了——小米YU7上市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
在群访环节,雷军还给了个更加具体的数字——上市2分钟,大定就已达到19.8万台。
截止目前,小米YU7锁单突破24万台。
可能比小米昨天同场发布会发布的手机、眼镜等等所有新品加起来都要多。
这种爆单,是史无前例的,是刷新认知的。
小米YU7真有这么香吗?为什么小米能够把一款几十万的车卖得像几千元手机一样抢手?
最晚入学的,给大家上一课
首先我们先回顾小米YU7的定价策略和小米的刀法。
小米YU7三款车型售价分别是:标准版25.35万元;Pro版 27.99万元;Max版 32.99 万元。
最终定价和大众普遍的猜测基本吻合,属于是既不冒进,也没有很惊喜的售价。
小米 YU7 全系基于 800V 平台打造,全系标配可变转向比、小米智能底盘、连续阻尼可调减振器与小米 HAD 辅助驾驶系统等等。
这里最重点的就是辅助驾驶,和SU7不同的是,小米YU7这次全系标配相同的辅助驾驶硬件,包含激光雷达和Thor-U算力平台。
区分车型高低配的,依靠的是电池包大小、电机功率、空气弹簧以及诸如电吸门、扬声器数量等一系列舒适化配置。
这次的YU7几乎可以算是25-30万里最没有“性价比”的车:
入门版和Pro版不仅后排座椅只有加热,标配的音响也只有14个扬声器。
25个扬声器的音响需要加6000块,4.6升的小冰箱要加2000块。
没有方向盘电动调节和记忆,没有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没有四车的电吸门。
这放在其他友商的25万级纯电SUV那里,几乎可以宣判这款车的“出局”。
并且顶配车型的标配件显得也很“抠搜”:
原车配备19寸轮毂,想要更大、更好看的轮毂需要花钱;
想要特别的车漆颜色,也需要花钱;
想要更加强调运动的碳纤维套件,还是要花钱。
实际选配下来,Max版YU7的最终交付价格很有可能轻松突破35万元。
和去年相比,小米这次真学会怎么“卖车”了。
除了精准的“刀法”,这次YU7的上市PPT,我觉得也是“教科书”级的。
雷总在最后的“升华时刻”称:“小米 YU7 是小米首款SUV,也是小米首次真正走向汽车行业主战场。我们将直面最强大的对手,也将直面最残酷的竞争”。
严格来说,小米YU7是小米的第二款车型,同时它直面的是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
在这一细分市场,有常年霸占销量榜首位的特斯拉Model Y,也有自主品牌一系列产品力很能打的车型。
但小米的PPT,或者说雷军的话术中,总是能够让你有种“小米无敌”的既视感,小米还是太擅长对比了。
例如在发布会上,小米选择和特斯拉比电池包,选择和保时捷 Macan EV 比车内空间,甚至最定价环节,小米也做了YU7和Model Y的详细配置对比。
宣布价格时也要说一句,我们比Model Y便宜一万元。
我们都知道,Model Y的长处不在于电池包大小、保时捷的长处也不在于车内空间,但是当把这两位搬上PPT的时候,用户就会自然而然地构建一种认知——小米已经打败了“精锐”。
另一点,我觉得是其他友商要着重和小米学习的地方,那就是把智能座舱的可玩性进一步增强。
我们时常能够感觉到,智能座舱已经卷到了瓶颈,下一步该往哪走,每家车企都在摸索。
小鹏给新产品G7座舱加了一块700 TOPS的芯片,目的就是为了在AI+大算力的加持下,将座舱的智能化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在今天,座舱还能玩什么呢?
小米做得其实很简单,首先是把“车手互联”这块擅长的领域做好。
在发布会上,雷军着重强调了YU7对苹果用户多么的友好。
第二就是小米把座舱的拓展。去年小米SU7发布会时,车上预留了1/4螺口,可以让用户外接手机支架等配置。
但是不仅用户不太认可,就连余承东都要质疑为什么现在的车上还要装支架。
如果说1/4螺口不受待见,那么今年的磁吸接口从反向来看,算得上是“大获全胜”。
YU7车内一共有9处可以磁吸接口,可拓展性非常强。
雷军在发布会上仅仅展示了纸巾盒、眼镜盒和物理按键的磁吸,用户在实际用车中,还可以磁吸其他配件。
可以想象的是,现在已经有不少厂家要研发YU7磁吸配套用品了,包括但不限于挂饰、车载用品。
很多新车型发布时,都会强调自家产品多么适合露营,比如说可以放倒后排座椅,也可以外接电源。
小米YU7的想象力要更加丰富一些,它的后备箱有一个导轨,官方外接了照明灯、拍摄支架螺口和双Type-C接口。就是这么小小的功能,引得台下观众连连叫好。
可以说,最晚入学的小米,不管是产品打造,还是产品发布、对标,都值得很多车企用心学习。
小米YU7,帮你把其他车价格打下来了?
小米的现象级“爆单”,一定会让其他车企感到焦虑,降价或者给权益似乎不可避免。
小米YU7打的是25-35万的价格带,各家的主力产品都在这一区间:
特斯拉Model Y自不必多说、蔚来的5566和小鹏即将发布的G7也会有价格或者购买人群的重叠;即便是主打增程的理想、鸿蒙智行在这一区间都有重要产品。
忧虑的一面在于,如今价格战打得激烈,“蛋糕”难抢的情况下,还要被小米YU7抢占更多份额,自家产品的声量可能会越来越弱。
对于整个行业积极的一面是,小米的爆单证明了纯电的市场潜力。很多车企纯电难卖,就推出了增程。
小米的火爆证明,消费者不选择你的原因并非是单纯因为你没有油箱。
并且,这对于其他车企来说也是个机会。
YU7爆单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幸福的烦恼”——产能跟不上。
目前小米仅有一座工厂在运营中,即便三班倒拉满产能,单月交付车辆也仅仅接近3万辆。小米目前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二期工厂,但可惜的是,YU7的发布和二期工厂的运营没有对上点。
小米SU7的排产周期一度达到了40周,目前小米官方App并没有显示YU7的交付时间,仅仅显示订单将从8月开始陆续生产交付。
可以预期的是,两款车型都积压订单的情况下,YU7的交付周期只会更长。
这对于其他车企来说,师“米”长技以制“米”,或许也是个机会。
例如,乐道品牌总裁沈斐就表示,看完了YU7发布会,就可以放心选择乐道L60了。并且,沈斐还罗列了L60优于小米YU7的地方。
虽然YU7产品力很强,但并非无懈可击。对于其他车企来说,这时候就需要营销强于YU7的地方,并准备承接YU7溢出的订单、转化YU7的意向用户,就看各家给的优惠政策力度了。
说到底,最后享福的,不还是我们买车的人吗?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宋元明清
最新阅读
-
“深交所·创享荟”打造资本市场服务国企改革新典范
9月27日,深交所举办第九期“创享荟”国企专业化整合专场活动。“创享荟”是深交所着力打造的具有深市特色的市场服务品牌,目前已围绕热点主题举办了多期专场活动,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 深交所相关负...
-
微软在GitHub上线开发工具包,助力开发者使用Rust语言编写Wind
,微软Azure首席技术官MarkRussinovich日前在X平台发文,公开微软最近宣布“扩大采用Rust语言的成果”,微软同时还在GitHub中发布了一系列开发工具包,让开发者可以使用Rust语言...
-
擦亮“金融为民”底色光大银行多维发力谱写“人民金融”新篇章
像这样面向听障人士的手语服务模式,光大银行已持续运行了四年。四年来,光大银行通过收集听障客群金融业务需求及沟通痛点,让金融服务更贴近听障人士的日常生活。而这,只是光大银行践行“金融为民”初心,努力提供...
-
云南信托联合多家金融机构进乡村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近日,为帮助广大农村群众进一步提升金融素养及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助力打造诚信、健康、安全、和谐的金融环境,在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昆明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及昆明市西山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共同协调组织下,...
-
“领头羊”计划走进广州番禺,超59家企业具备上市潜力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翁榕涛实习生曾日丽广州报道 9月26日下午,广州企业上市“领头羊”行动计划“番禺行动”启动仪式在番禺节能科技园交流中心举行。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今年7月以来,广州市地方金...
-
算力牛股中际旭创股价“反攻”800G能否助三季度业绩惯性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实习生原婷婷北京报道 近期受国内外AI利好消息驱动,二级市场上,中际旭创股价重新抬头,9月26日、9月27日连续上涨。截至9月27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114.07元/股,收...
-
索尼申请外置小型触摸屏专利,可“架在”PS5手柄上远程游玩游戏
,据外媒gamerant报道,索尼近日注册了一项新专利,从文件内容上来看,这项专利主要显示,外加可以使用一个“触摸屏”连接DualSense手柄,来游玩PS5游戏。 图源索尼 索尼于此前正式公布了...
-
国庆黄金周运输今日启动,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超250万人次
国庆黄金周运输启动。 9月27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天是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首日,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逾250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多发送60余万人次,增幅超三成。 ...
-
阿里拟分拆菜鸟在港上市菜鸟子公司已申请上百项物流专利
9月26日,阿里巴巴港交所公告,拟通过以菜鸟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的方式分拆菜鸟。拟议分拆完成后,阿里巴巴将继续持有菜鸟50%以上的股份,菜鸟将仍为其子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菜鸟网络科技有...
-
分析机构:中国消费者平均需要119%月薪,才可购买苹果iPhone15P
,苹果公司本月发布了iPhone15系列手机,其中iPhone15ProMax国行起售价为9999元人民币,分析机构WorldofStatistics日前分享了相关统计数据,概述了全球各国家地区消费者...